華盛頓是美國獨立時的軍隊總司令
也是那時美國民間聲望最高的一個人,
全世界的人民被欺壓到不行的地步,
總會反彈起來革命,
革命最激烈的手段就是戰爭,
但戰爭成功之後,
通常不是民主的開始,
而是另一個極權的輪迴。
喬治·華盛頓是特例,是有歷史以來的特例,
他帶領美國軍隊打贏獨立戰爭後,
竟然不是自己做國王,
而是宣布解散軍隊,
大家回家種田去,
那時候部隊當中當然有也人想要拱他出來當國王,
當時有一位尼古拉上校就想要模仿君主立憲制,
請華盛頓出來當國王,寫了一封信給華盛頓,
但華盛頓卻很激烈的回信:
「我極其厭惡並堅決否定這個建議。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到底做了什麼錯事讓你誤以為可以向我提如此需求」。
那時候的軍隊對大陸議會(獨立戰爭時美國文官政府)的不滿和憤怒已經很大,因為戰爭期間,
大陸議會根本沒能力提供給軍隊必要的補給,造成前線戰士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華盛頓在寫給國會的催款信中曾寫道「我們的士兵,有病沒病都光著膀子,就連給敵人俘虜時都光著膀子」,
這樣的財政壓力下,他們還能打贏,真是太了不起了。
但是戰打完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軍隊長期沒有領到薪水,陣亡受傷將士的撫卹沒有處理,
部隊當中逐漸有許多想要政變的聲音,都被華盛頓壓了下來。
後來有一次軍官私下聚會,想要自己帶部隊進攻國會,
華盛頓聞訊趕來,但勸阻無效,
眼看著軍人就要出門,這時華盛頓拿口袋拿出一張紙來,要求先給大家念一封議員寫來的信,
他手持信紙卻讀不出來,軍官們逐漸安靜下來,看著他們的統帥在一個個口袋中摸索,找他的老花眼鏡,
華盛頓輕聲的說:「這些年來,我的頭髮白了,眼睛也不濟了」
一瞬間,軍官以滿腔憤怨支持的激昂情緒,就這樣崩潰。
他們想起將軍和他們一起在樹林田野間挨餓受凍的每天每夜,
是的,他們勞苦功高,卻沒有拿到軍餉,
可是他們也知道,從一開始華盛頓將軍就沒有拿過半分薪餉,
八年獨立戰爭的同生共死,現在將軍也老了。
他就站在他們面前,不是為了自己,
而是為了一個他信奉的原則,
為了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
祈求自己的部下,不要用武力威嚇政府的官員,
那些從戰爭開始就跟隨華盛頓的官員,
突然有人開始痛哭失聲。
而這一刻,新生美國的一場可能兵變,
就這樣消弭於無形。
事後,華盛頓代表這些打贏美國獨立戰爭的軍人,
和大陸議會達成協議,解散軍隊,給復員軍人再發五年軍餉。
然後,華盛頓回到自己的家鄉,回到一個平民的身分,
和老婆一起繼續經營著自己的農場。
在許多回憶錄或歷史記載當中,
華盛頓從來不是一個口若懸河、學識淵博的人,
就連當將軍成為總司令,他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故事,
他沒上過正式學校,就靠著自學,十幾歲成為一個土地測量員,走遍波托馬克河旁的高山叢林。
他是一個謙卑、甚至刻板的人。
他珍惜個人榮譽,終身追求人格完整。
他嚴格要求下屬,可是他也更嚴苛默默的要求自己,
這是他在軍中威望的來源,並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功績。
獨立後的美國,回到各州為政的混亂狀態,
各州間的衝突日益加大,
直到1787年,
美國決定招開著名的費城會議,
制定聯邦憲法,
他們再次請出華盛頓來會議坐陣,
因為那時的美國民眾根本不相信政府,
但他們相信華盛頓,
這個連國王都不想做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