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媜在他的書中「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有這麼一段話語....
如果人生是一趟旅行,這條路該怎麼走?
我能看見旅途中微小的美好,還是一路抱怨天氣、詛咒泥濘直到終點?
如果人生是一門艱深的功課,這門課該怎麼修?
我是埋頭苦幹的解題者,還是自私自利製造難題給家人的人?
如果人生是一場派對,誰來準備?誰享受?誰善後?若我總是負責收拾殘局,我甘願嗎?
如果人生是一次完整的鍛鍊,沒有苦盡甘來的時候,該怎麼做才撐得住?
如果人生是一條礦脈,該如何開採?
應當換取眼前財富,還是留給後世紀念?
如果人生是一回轟轟烈烈的燃燒,該在鬧街施放節慶的煙火博得歡聲?還是去寒村布施溫暖,一生無名?
如果人生是一宿之夢,該枯坐著等待天明,還是自夢幻裡尋找真實,在從真實之中體悟泡影?
如果人生是一份作業,用良心和責任為線,為他人織一匹布。
我審視自己織成的布匹,線縷緊緻、圖案瑰麗,足以裁製華服。
而他人織給我的,竟是破洞百出連做抹布都不能的線團,我能接受嗎?
該怎麼追討?
該如何釋懷?
我喜歡簡媜老師的文章,尤其是他從洪範轉到印刻之後的著作,猶如一個喃喃自語的少女轉變為睿智長者的過程,文字深刻洗煉發人深省,從他的「水問」一路閱讀到「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我也從一個莽撞無知的少年,體悟世間百態到了不惑的中年,閱歷不同了,體悟也不同了,我猶喜歡簡媜在本書開頭的序問:
是你嗎?翻動書頁的是你嗎?
你剛踏入滾燙的世間,還是甫自水深火熱的地方歸來?
你才扛起屬於你的包袱,還是即將卸下重擔?
你過著你甘願的日子,還是在他人的框架裡匍匐?
你興高采烈寫著將來的夢想,還是燈下默默回顧活過的證據?
你身手矯健宛如美洲虎,還是已到了風中殘燭?
人生對你而言,是太重還是太輕?
是甜美還是割喉的苦?
是長得看不到終點,還是短得不知道怎麼跟心愛的人說再見?
怎樣?問的你心慌慌,問得你不知所措是吧?
簡媜說「完整的人生應該五位雜陳,且不排除遍體鱗傷」,她又說「相逢在人間,無比讚嘆,一切感恩」,我們能有緣生長在同一個時空環境,這是怎樣的緣法?這又該如何的感恩?
她寫道「左腳跨出去的黎明,焉能不被右腳跨出的黃昏追上?雙腳如梭,織出一袍歲月,然而,在時空的經緯當中,我們更懂得走路了,還是不斷的迷途?」
我喜歡簡媜對人生是什麼的自問,我也相信有些人可能在這探索之中迷途,有些朋友可能失了信心,有些夥伴可能坐困愁城。
有些人在宗教當中得到安慰,有些人還在塵世之中自我解嘲。
不管你用什麼方法看你的人生,或是你的人生有多麼的遍體鱗傷,我都能同理,並為你祈禱,
我也要跟你說,這是你的人生,從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
你可以選擇看見旅途中的美好,也可以一路抱怨直到終點。
親愛的,我希望你能夠做出美好的選擇。
天下雜誌在2013年9月份,報導《富比世》雜誌網站專欄作家傑森.納札爾(Jason Nazar)歸納出改變他人生的35個問題(http://www.forbes.com/fdc/welcome_mjx.shtml),以下摘錄其中的15項問題,且讓我們花些時間來思考一下。
1.明知應該要做的事,你為什麼躊躇不決?
真正的挑戰不在於找出什麼該去做,而是真正採取行動,去做那些你知道應該要做,而且符合社會良善的事。
2.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你的作為都符合這些價值觀嗎?
仔細思考關於家庭、愛情、朋友、工作、健康等領域,你抱持的價值觀是什麼,再想想自己的決定或作為是否都符合這些價值觀。
3.旁人是以何種認知看待你、而你卻沒有意識到?
不論好與壞,一定要清楚別人對你的認知,才能作出必要的修正,澄清誤解。
4.你的盲點在哪裡?
我們自己總是有太多盲點,往往是問題即將要發生,我們卻完全無知。多詢問旁人,多聽聽別人的建議,才能避免被自我的無知傷害。
5.你不願承認哪些事實?
許多事情其實你早已心知肚明,但卻不願意承認。誠實地面對自己,才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6.是否想著太多的「應該」而讓自己不快樂?
自我的渴望往往和內心的情緒感受相互抵觸。不需要浪費去想那些自己沒有、「應該」要有的東西,如果你珍惜自己擁有的,就能擁有你想要的。
7.如果你達成所有的人生目標,會有什麼感覺?
「延遲滿足」是成功的要件之一,當我們還有未完成的目標,就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8.今天我學到了什麼?喜歡哪個有趣的人?什麼事情讓我覺得開心?
如果你都能回答這三個問題,那麼這一天就過得相當值得而有意義。
9.如果你有足夠勇氣,你會想做什麼?
想像你到老的時候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你會希望現在的自己去做什麼?
10.如果你現在即將死去,你還會擔憂嗎?
我們總是用錯精力,把焦點放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不妨假設:如果這是你人生的最後一天,你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11.應該把焦點放在今天,還是明天?
活在當下,但不要忘了明天。好好享受今日的時光,但同時不要忘了為明日的收成播下種子。
12.為何不可能達成?
對任何既定的想法或狀態,永遠抱持質疑的態度。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願意去尋求其他的可能性。
13.你今天做了什麼,讓某件事或某個人變得更好?
衡量自己價值最好的方式,就是問問自己付出了什麼,而非得到了什麼。
14.你希望5年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那麼就永遠到達不了。因此寫下自己5年後的目標,然後朝著目標前進吧。
15.今天你能做哪些事情讓自己更接近目標?
每天往前一步,要達到目標便不是難事。(吳凱琳編譯,天下雜誌2013年9月19日)
我們每個人都是乘願而來,祝福各位能「行道守真,志與道合」
黃同慶 2014.5.23晚,寫於大甲一瓣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