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5 Tue 2025 18:30
懷念我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
- Apr 12 Sat 2025 17:16
GPT4o給我的回應
- Apr 08 Tue 2025 16:00
新北美術館首日試營運
- Mar 30 Sun 2025 17:48
吉卜力迷因
- Mar 30 Sun 2025 17:14
照片風格轉換參考2025/03/30
- Mar 28 Fri 2025 20:00
年輕的回憶-麻辣火鍋店
- Mar 23 Sun 2025 20:00
每位陌生人都可能是之後的熟人
- Mar 23 Sun 2025 10:00
一頓早餐,聊出台馬交流的美好可能
今早特別開心,和認識多年的馬來西亞好友彣澔一起吃早餐,他這次帶著大馬學生參訪團來台,作為世新大學大馬校友會的署理會長,彣澔還特地提早兩天抵台,先回母校與老師們敘舊。
彣澔和我老婆認識已經超過十五年,當年他在台時和我老婆合作多次僑委會的台灣參訪團,非常有組織與領導能力,回到馬來西亞後,他加入董總(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多年來致力推動台馬教育交流,不僅促成許多大馬學生來台留學,去年更與我的母校國體大進行了精彩的體育交流。
短短三小時的早餐,我們聊得深且廣,從大馬教育現況、台灣留學生人數下降,到國際交流推動上的各種瓶頸。我深深覺得,許多事情若僅靠組織和政府,常常太慢又困難,反而我們個人之間,有共同的理想和行動力,更能創造不可能的機會。
這次也讓我想起2017年在台北辦理的一場MIT台馬交流會,當時與大馬來訪的青年運動總會口才圈星級講師團,雙方各派出四位優秀講者,一整天輪流上台分享教育培訓的現況與作法。特別印象深刻的是文達老師,他分享了對公司體制改革的經驗,用制度培養人才的方法,至今仍讓我在組織發展上獲益良多,尤其疫情後再去拜訪,看到文達老師的團隊伙伴,疫情期間還是繼續向上發展,人人換豪車買豪宅,又能做公益服務社會,讓我看到制度的設計與執行,對發展培養人才的可能,也期待未來能再有這樣的機緣促進更多交流。
聊到最後,我們還提到外國朋友在台灣旅遊或生活時的小困擾。即使像彣澔這樣華文很好、又在台灣生活多年的朋友,光是申請一張Ubike卡也得一堆手續繳交三千元押金,許多流程都顯得不太方便。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看,台灣旅遊與日常生活的友善程度,還有很多值得提升的空間。
一頓早餐的交流,不只讓我們感受友情的溫暖,也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到,台馬交流能做的、想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未來,我們繼續靠著每個人的力量,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