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的組織是一個團體還是一個團隊 黃同慶2004.10.19

    根據學習效能統計分析,因學習方式的不同,其收益也不同,單從聽而來的學習效能約有十個百分比,從看而來的有十五個百分比、從聽和看得來的有二十個百分比(這就是傳統的課堂上授課方式)、而與人討論而來的有四十個百分比的效益(這是一般成長團體的獲益),從親身體驗而來的會有八十個百分比的效益(這是探索教育能達到的最大可能),而從教導他人所能得來的學習效益是九十個百分比(這就是參與探索教育引導員工作的好處),因為工作任務的關係,常有機會帶領一些公司行號進行探索教育團隊訓練活動,在和學員互動的過程中,受益最大的應該就是訓練員本身了。

    在帶領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許多不一樣的「團體」或是「團隊」,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結果及成效卻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如何組成的一個小組,他們的每一位成員通常都是非常獨特的,每個成員絕對都有其獨立的人格特質與專業性,但是我們發現,就算是同質性如何相似的二個團體,在執行訓練課程或任務時卻常會有很大的結果落差。這不禁讓我們想去探索原因發生的根本所在,於是我們開始去作分析探索,為何會出現此種現象,綜合前輩經驗與實際執行訓練操作,我們發現原因就在於這一個小組是一個「團隊」亦或是一個「團體」的不同而已,這也讓我們開始反思,我們的工作單位到底是一個「團體」還是一個「團隊」。

    我們常有辦理或參加旅遊活動的機會,旅遊團就是一個「團體」,通常參加假日旅遊的團體,他們都來自好幾個不同背景的家庭,有公務員、有上班族、有學生,有的是要去做家族旅遊的,有的是生活在兩人世界的愛人,他們的共通點是想去同一個旅遊地點(找了同一種行業),又找了同一家旅行社(公司),在活動開始前,他們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而就算是活動開始後,雖然坐同一台車,住同一間飯店,在同一個溫泉池泡湯,甚至分配到同桌用餐,但他們很可能從開始到活動結束,還不很認識彼此,甚至是沒有對談過,在下車後(工作結束後),揮手說聲再見,也許這一輩子就不再見面了,這就是團體。

    而團隊哪?

    有人用「TEAM」(團隊)這是個英文單字巧妙的詮釋了團隊的意義:

Ttogether一起

Eeveryone每一個人

Aachieve成就

Mmore更多

    或許我們沒機會參加一個像是美國反恐特遣隊或是政府的危機處理小組這樣的一級團隊,但我們不難想像這樣一個責任重大、紀律嚴謹的團隊,內部可能會是什麼樣子,美國反恐特遣隊他可能需要有情報、反偵察、遠距打擊、武器操作等多項領域的一流好手,危機處理小組他需要有國際事務、金融財管、法律行政、公共關係等專業的一流人才,除此之外,他們都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練習和沙盤的推演,以培養成員間的默契和彼此工作的最佳方式,這種團隊一定要有嚴謹的紀律,快速應變的彈性,不受限於以往成功模式的專注,因為任何成員或步驟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國家社會難以彌補的創傷,大家應該有看過大型比賽或任務,宣布勝利者的時候,所有成員相擁而泣的畫面,這就是團隊的最佳寫照。

    根據研究和我們於實際操作中發現,「團體」通常會在乎過程大於結果,例如旅行團的團員所在乎的是吃的好不好,住宿飯店高不高級,參加寒暑期活動的青少年朋友們,在乎的是能不能結交新朋友,活動刺不刺激,有去什麼樣的遊樂區,「團體」的溝通大都是散漫而沒有目標的,例如有些單純做探索教育體驗的團體,他們在活動後分享的內容可能五花八門、而沒有焦點的,或是像市場的婆婆媽媽們,話題可能從兒子媳婦的相處一直聊到政治選舉或是八卦軼聞,一旦散會了,誰也不會在意彼此有無交集或是團隊的目標有無建立。

    但是「團隊」通常重視的是「結果」,或者是結果與過程並重,例如業務團隊注意的是財務的收入,高階決策團隊重視的是決策的正確性及即時性,以及決策過程的深度分析,團隊通常設有規律的溝通管道,而他們溝通與分享的內容也有限定範圍及方向,有正式的結構,「團隊」的溝通較為複雜,他們會有一個討論的焦點,通常也會有一個固定的溝通管道,而討論的目的是要產生共識與決策,例如一個參與政府採購案的招標團隊,通常會由一個專業經理人當主席,並以會議方式召開,他們討論的焦點是計畫的可行性、創新性,如何使用最少的金額,替招標主及團隊本身創造最大的收益,以爭取得標機會。

    「團體」的工作成員,常會有「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工作態度,常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錯的心態,而其工作的組成,經常是「一個羅蔔一個坑」式的「機械分工」,大家各行其事,互不支援,許多組織較老舊的公家單位,便是最好的代表,甲局不理乙局、一科不知二科事,一個民眾如果要辦一件牽扯較多科室的案件,徐了需自身跑上兩三個科室以外,等個兩三的月的時間也常有所聞,而且團體的成員一旦遇到問題,大家通常會互相推諉,唯恐比別人多擔了一份責任。

「團隊」內的工作模式則是各盡所能、截長補短的「有機式」分工,在達成共同目標的前提下,所有成員不分彼此相互支援,如果其中一位成員無法順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其他成員會透過各種方式提供協助(甚至在考量本身工作的時效性後、全體成員先放下手頭工作,全力支援某一位成員的任務),團隊的成員會有那種以「團隊目標為目標、以團隊榮譽為榮譽」的精神,遇到問題全部成員都會盡已全力,深怕比他人少盡一份力量,少擔了一份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同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